返回课程列表
数据侦探游戏
探索图书馆数据背后的规律与故事
数据控制面板
数据视图
周视图
日内视图
年度视图
天气影响
性别差异
学习周期
普通周
考试周
司法考试
考研周期
学生年级
全部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性别
全部
男生
女生
周数据模式
年度周期
天气影响
人口特征
一周内图书馆访问模式
一天内时段分布
洞察发现
周中高峰期
图书馆访问量在周三达到最高峰,显示学生通常在周中最为活跃。
日内双峰现象
每天有两个访问高峰:上午9-11点和晚上7-10点,反映了学生的学习习惯。
年度访问趋势
特殊周期对比
洞察发现
考试周激增
6月期末考试前两周,图书馆人流量增加约65%,学生备考意愿强烈。
司法考试备考高峰
每年9月法考前,法学院学生在图书馆的停留时间最长,平均每天超过8小时,且会占据固定座位长达数周。
国考季特征
11月国家公务员考试前,政治学、公共管理等相关专业学生图书馆出勤率提高90%,资料共享和小组讨论活动增多。
考研季全面爆满
12月考研前,图书馆几乎全天满座,学生平均停留时间最长,周末出勤率接近工作日,开馆前就有大量学生排队等候。
天气条件与图书馆使用率
气温与停留时长关系
洞察发现
雨天效应
下雨天图书馆使用率下降约25%,显示恶劣天气阻碍了学生前往图书馆。暴雨天图书馆使用率仅为晴天的30%。
极端温度影响
在极端高温(35°C以上)或低温(0°C以下)天气中,学生去图书馆的意愿显著降低,但留在图书馆的学生停留时间更长。
季节性变化
春秋季节是图书馆的使用高峰期,夏季和冬季假期则明显减少,展示了学期安排对图书馆使用的影响。
性别分布与使用模式
各年级使用趋势
洞察发现
性别差异
女生更倾向于组织小组学习,而男生更常单独学习;女生平均每周访问图书馆次数高于男生。
年级使用模式
大一学生更喜欢集中在开放学习区,大四学生和研究生则更偏好安静的独立学习区域。